男人拳头越大寿命越长?手相决定寿命

先讲一个有趣的现象。天下的人无论富贵贫贱,出生和死去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象,就是都是攥着拳头来的,撒开手去的。十二地支我们大家都知道,“子丑寅卯……”,这里有一个前后顺序。

“拳力”越大寿命越长?

“子”字是小孩子刚出生时的大头形象,上面是一个大脑袋,底下是一个小身体。小孩子出生后,人们观察到小孩子出生时手的一个共同的象,就是都是把大手指攥在四指里,这就是“丑”字的古代象形。道教里管把大拇指攥在四指当中的握法叫做握固法。

那么为什么小孩子一出生都这样握拳呢?《黄帝内经》里五脏与五神的对应关系中,肝所对应的神明是魂。中医认为,肝气特别足的话,人的魂就特别足。就好比油灯一样,假如油特别足,光亮就会特别亮,这个光亮就是神明。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头顶的囟(xn)门未合,而囟门被认为是魂出入之所,所以小孩子出生时的握固法就是在固住魂。道家认为,无名指的指根处为肝的风窍,所以握固法为大拇指掐在无名指的指根处,小孩子刚出生时这么握得非常紧,这是因为人出生时肝气特别足,同时要固住魂魄。

人死的时候也有一个共同的象,就是撒手而去。这个象暗示给我们一个重要道理,人在死亡的瞬间,肝魂散掉了,两只手再也固不住了,一撒手,握力和肝气都随魂而去了。

这么说来,人的出生和人的死亡都和肝气的生发之机有着很大的关系。肝在中医里面属于厥阴之性,有生发的能力和条达之性,同时这个生发也一定要能够收敛得住。所以中医在描述肝的木性的时候,取“曲直”两个字,“曲”就是它的收敛性,“直”就是它的条达性。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看待事物的方法是很辨证的。

手仿佛微缩版本的身体,每根手指对应不同的身体器官,经常观察每根手指的半月痕、疼痛状态,你就能知道身体哪里亮起红灯。望、闻、问、切。手指干燥、脱皮、酸痛,不仅仅只是皮肤的问题。

一、指缘周围脱皮

指缘周围总是有倒刺,死皮去了又来?这是末端血液循环不畅的表现!指甲根部聚集了众多微血管,当体内血液变浓时就很难通过这些细小的微血管,会导致指甲根部的皮肤因血液循环不畅而脱皮或者翻翘。

二、甲面出现横纹或者纵纹

正常的甲面应该是平滑,没有明显的纵纹或者横纹。指甲表面不够光滑,出现一条条的竖纹,一般会出现在操劳过度,用脑过度后;在睡眠不足的时候,这些竖纹会很清楚地显现出来。如果竖纹一直存在,则可能是心脏运行不畅的前兆;如果出现横纹则表示气血不足。

三、指根的半月数量

指甲半月痕是阴阳经脉界线,是人体精气的代表,所以它也被称为健康圈。十指加起来有8–10个、面积占指甲五分之一为好。奶白色最好,越白则表示精力越壮。如果10个手指甲完全没有或仅仅有一点点半月痕时,说明底子属寒,身体手脚特别怕冷。

四、指甲发脆、易断说明营养不良

正常的指甲出现分层,往往跟营养不良、生活习惯混乱引起的内分泌紊乱有关。严重时还伴有内脏的病变。建议改正生活习惯的同时去做一个全面的体检。

从指甲的颜色看健康:你的指甲什么颜色?

健康的指甲:呈粉红色,没有斑点,没有纹路。

如果指甲苍白无血色,则说明气血亏损。

如果指甲发紫,则是动脉硬化,血脂高,或心脏滞阻的前兆。

如果指甲发青,则为重寒症,血淤。

如果指甲发黄,有可能是肝胆出了问题,或者血糖代谢不畅。

如果指甲发蓝,显示肺部受阻,例如气喘或肺气肿。

食指相对于无名指长:

女性拥有更高的生育能力、比较谦虚、比较敏感、相对容易患乳腺癌、不爱冒风险;男性生育能力较弱、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攻击性弱、方向感差。

无名指相对食指长

女性生育能力相对较弱、过分自信、相对不容易患乳腺癌、很爱冒风险;男性生育能力较强、口头表达能力较弱、攻击力强、比较擅长数学、更容易患孤独症。

如果我们要想长寿,应该经常锻炼手的握力。

按照中医理论,手指和经络是相通的,从大拇指到小拇指,依次与人体的肺、大肠、心包、三焦、心脏和小肠相对应,并且还集中了其他重要穴位。全方位活动手指,不但能够疏通经络,还可有效地开发脑细胞。其中,让手指快速地在桌上“行走”,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国内外均有丰富有趣的手指“行走”方式。

手指运动法

国外自3年前就开始流行“手指滑板”,由美国的一位滑板爱好者发明。他为了在雨天也能练习酷爱的滑板,便于家中以手指代替双脚,摁在和食指差不多大的微型滑板上进行练习。初学者一般在桌子上练习简单的前进后退,等手指可以轻松操控指板滑板的时候,就可以尝试着飞越一支笔、一把尺子、一只鼠标,甚至跳过一本书、一只纸杯而不让指板滑板掉下来。这一极富想象力的创意随即迅速流传开来,成为风靡一时的指尖运动。

我们国内的手指运动也很丰富。手指走路的方法灵活多样,既可以像螃蟹一样横着走“一”字,也可以走“米”字、“8”字,还有五角星、S型路线等。每天早晚8点钟左右,是我们头脑最清醒、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也是练习手指操的最佳时机。每次练习15-20分钟,就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流量,激活一些处于睡眠状态的脑细胞,训练大脑的协调功能,因此,手指走路是一项很好的健脑运动。此外,由于脑血流量的增加,人体的免疫力也会随之上升。

揉核桃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没事时要多活动手指。过去老人们有个很好的锻炼方法——揉核桃,就是把两个核桃放在手心里,揉来揉去的,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活动到每根手指,而且核桃在手心当中正好形成了一个太极之象,所以也叫做太极球。

十指相敲法

十指相敲法是种很好的锻炼方法,就是让我们双手的十指相对,互相敲击。这种方法很锻炼手指上的井穴,既锻炼了手的灵活性,也练了肝气,对我们大脑的养生也十分有好处。手脚冰凉的女孩儿一定要经常十指相敲,这样,血脉可以通到四肢末梢。

对于经常久坐在电脑前的白领,在手指僵硬、腕关节酸疼的时候,不妨让手指在桌上“走”起来,走完以后捏捏指肚、握握拳,就能减少患“腕管综合征”的风险。从3岁幼童到耄耋老人,都可以练习简单有益的手指操。

精选阅读

警惕!男人身体这部位越大寿命会越短?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腰围过粗会使预期寿命缩短,无论男女皆是如此。研究发现,在排除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和运动等因素影响后,腰围过粗的人因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而死亡的风险升高。与那些腰围较小的人相比,腰围粗的人早亡风险更大。

腰围是衡量一个人寿命长短的重要指标。俗话说:腰围越长,寿命越短。这是有科学根据的。

近些年,美国癌症协会的研究人员从1997年到2006年跟踪研究了10多万人的健康状况,被调查对象中男性4.8万人,女性5.6万人,年龄均在50岁以上。结果发现,无论男女,无论体重如何,腰围粗的人较容易患病死亡。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医院等机构科研人员分析发现,腰围超过89厘米的女性比腰围小于71厘米的女性,早亡风险高79%。

据悉,腰围粗细或许与人体内脏脂肪多少直接相关,而内脏脂肪堆积会导致疾病发生。同时,腰腹部还是肾脏、胰腺、肝脏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如果脂肪过多,就会破坏胰脏系统,加大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据《美国流行病学杂志》近期报道,腹型肥胖的男性患心脏病的概率要比其他男性高42%,而腰围肥大的女性患心脏病的概率通常比其他女性要高44%。在已知的针对心血管疾病的8个主要危险因素中,除了超重与肥胖因素外,其他7项分别是: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体力活动不足、膳食和营养不良以及代谢综合征。

卫生计生委颁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即为超标。此外,即使那些体重在正常范围的人,如果腰上堆积太多脂肪,也同样有较高的心脏病发作风险。久坐不动、饮食不良以及遗传因素是造成水桶腰的主要原因。

警惕睡眠长短可决定寿命


人一天必须要睡足8小时?美国抗癌协会的调查表明,每晚平均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每晚平均睡4小时以下的人,有80%是短寿者。但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郭兮恒同时指出,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间是不同的,应按照自己的年龄科学睡眠。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

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建议:老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多梦和失眠。多梦是由于老人脑功能退化;失眠多因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所致,褪黑素是体内决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郭兮恒建议,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中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减慢,易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

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

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态,有助于缓解疲劳。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与脑力减退,或压力导致的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有关。郭兮恒提醒,除尽可能缓解压力外,还可以在就寝环境上下点工夫,如减小噪音、通风换气、适当遮光等,并选择10~15厘米高、软硬适中的枕头。仍然睡不够的人,也可以通过午休1小时的方式补觉。

13~29岁青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通常需要每天睡8小时,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证夜里3点左右进入深睡眠。平常应保证最晚24点上床、早6点起床,周末也尽量不睡懒觉。因为睡觉时间过长,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精神不振,影响记忆力,并且会错过早餐,造成饮食紊乱等。

建议:年轻人多习惯熬夜,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且易使皮肤受损,出现暗疮、粉刺、黄褐斑等问题。长期熬夜还会影响内分泌,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都会找上门,更会出现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精神症状。因此,年轻人最重要是规范自己的生活,入睡前1小时不要吃东西,中午小睡半小时,对身体更有益。

4~12岁儿童:每天睡10~12小时

4~10岁的儿童每天睡12个小时是必要的,每晚8点左右上床,中午尽可能小睡一会儿。年龄再大一些的儿童睡10小时,甚至8小时就足够了。首都儿科研究所儿保科副主任医师李海鹰告诉记者,孩子如果睡眠不足,不仅会精神不振、免疫力低下,还会影响生长发育。但她提醒,睡觉时间也不能过长,若超过12小时,可能会导致肥胖。

建议:儿童基本没有睡眠障碍,只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就行。睡前不要吃东西,卧室不要有过亮的灯或较刺激的音乐;最好与孩子一起定个时间表,督促他们按时睡;睡前让孩子做些准备工作,如刷牙、洗脸、整理床铺等,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在对孩子暗示“该睡觉了”。

1~3岁幼儿:每晚12小时,白天两三个小时

幼儿每天夜里要保证12小时睡眠,白天还需再补两三个小时。具体的睡眠时间,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睡眠节律而定,比如有些宝宝习惯在接近中午时和下午晚些时候各睡一觉。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容易因玩得太兴奋而影响睡眠。有时候,他们进入了睡眠状态,脑子却还在活动;睡着了,还常磨牙、踢被、尿床等。这些都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因此,建议父母在宝宝睡前1小时先给他们洗个温水澡,放松全身;讲个小故事或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等,也有助入眠。

1岁以下婴儿:每天16小时

1岁以下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最多,大概每天16小时。睡眠是小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因此,睡眠时间必须要保证。

建议:婴儿的睡眠问题大多是由于缺钙、白天受惊吓、消化功能紊乱造成的;也有孩子晚上睡不好是因为白天睡觉过多。对此,家长应注意给孩子补钙,科学喂养;还需尽量保证婴儿夜晚睡眠的完整,不宜夜间频繁喂奶或换尿布,尤其是后半夜,因为小月龄宝宝在后半夜分泌激素最快。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