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是儿童权利

前几天在南方一张很有名的报纸上看到一位母亲的文章,这位母亲研究生毕业后到美国深造,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也随去了。这位母亲很怕孩子落下功课,没想到美国老师看了看孩子的中国课本,笑眯眯地说,你孩子的数学六年级之前不用学了。我真是感叹我们教育的高深,但我们的科技水平远远不如美国,这也是公认的事实。为什么?这位母亲又写道,后来发现儿子每天很轻松,没有什么作业,玩得倒是很尽兴。但美国老师难得一次留下的作业,却是中国文化、人类历史之类的大课题,儿子做起来也是兴致勃勃,到图书馆查资料,搞索引,忙得不亦乐乎。这个小学生的做作业方法和方式竟与她研究生时才学会的手段毫无二致,甚至青出于蓝。于是,这位母亲很感慨:我们的教育怎么了?计算机时代使地球上的年轻人第一次走到了父辈的前头。比尔・盖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构筑了一个以知识为结构的王国,成了全球首富。一个新的词汇也诞生了,那就是知识经济。而支撑知识经济的就是富有创新意识、前瞻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从领导人到普通百姓,都在议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炒得越来越热,俨然成为一种时尚。减轻学生负担,改革考试制度……全社会都在出谋划策。《人民日报》网络版日前也邀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主任坐客强国论坛,与广大网友共话素质教育。强国论坛一时风云际会,热闹非凡。但在你来我往的讨论中,大家对幼儿教育却无意间忽略了。而我认为,素质教育最根本还是要从娃娃抓起。这是我们目前能够摆脱历史羁绊可以从头做起的最好途径。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李岚清副总理在一次考察幼儿园时说,在新的世纪,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之林,要使中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归根结底是人才问题。而现在幼儿园的孩子,正是将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他们将来承担起这一重任,就必须从现在起,从幼儿教育阶段起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要挖掘孩子们潜在的发展能力而不是成年人设立的模式。孩子的肩膀很稚嫩,不应让他们过早地体味竞争的压力。幼儿期是一生的启蒙阶段,仅仅将知识、技能、品德作为教育的任务,是不够现实的。由于智力的开发,品德的培养,乃至性格的形成都受到个人习惯的影响,幼儿教育必须将养成良好习惯作为关键。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在强国论坛有关素质教育的讨论中,一位网友引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做人,教人做真人,教人做真善美的新人,在这点上中国教育做得最少。现在最需要补救。此言深获我心。其实,教书育人,是我们传统教育的精髓,但我们在现实中往往关注于知识的灌输,技能的提高,并以此来评价老师的称职与否,却忽略了育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那天当我在网上看到孙晓云主任说,玩是儿童的权利时不禁想,我们传统教育的另一精髓:寓教于乐,仿佛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健康时报》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