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心胸,做坦诚父母

成为父母容易,当个“称职”的父母可不简单。为了“称职”,我们渐渐习惯在孩子面前扮演“家长”的角色。其实,你完全可以有另外的选择。父母也是人

凡是人就有感觉,当个称职的父母并非丢弃人性,您仍可以对孩子表达您的好恶,更不用假装去接受孩子的行为,或许孩子比较喜欢各式行为被接受,但只要父母能坦诚的告诉孩子拒绝的原因(当然,父母自己应先思索是否只是因自己的情绪因素而拒绝孩子),渐渐地,他们必也能接受被拒绝的事实,此外,孩子会因父母的爱及坦诚而喜欢和父母维持亲密关系。让孩子愿意吐露心声

常听很多父母说孩子有很多事都不愿告诉他们,其实是孩子知道有些话即使和父母说了也是白说。父母平常说的话经常蕴藏着对孩子的看法,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描绘出自己在父母眼中的模样了。例如:“隔壁的阿明又用功又听话你也多学学他。”在孩子听来,父母这段话的背后意义是:指责孩子不用功、不听话,比隔壁的阿明差,代表失望。久了,孩子便认为在父母眼中自己是不好的,无形中丧失了自信也拉远了和父母的距离。或者,你也可以“敞开心胸”鼓励孩子说话,并且“主动倾听”,试着去了解孩子的感受,不加入自己的分析、意见、评价,自然流露出接纳孩子、信任孩子,孩子也会因此学会接纳自己、养成自信,成为独立自主、有责任感的人。父母多学习表达感觉

父母也会有感到沮丧、难过、喜悦、兴奋、疲惫、懊恼的时候,此时,亦可将感受清楚、真实的传达给孩子了解。例如,当父母因疲倦不想跟孩子玩时,可以表达:“我累了,我想休息”,而非将矛头指向孩子:“你很烦!”我相信一般父母不容易对孩子表达感觉大部分原因是认为表达感觉是暴露出弱点,担心父母的“权威”被拿掉,其实,孩子会学习父母也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觉,进而学习体谅父母。亲子间的双赢

亲子间常会遇到一些状况,父母想要的结果和孩子的不一样,例如,假日孩子希望和同学去看电影,而父母认为孩子应为外婆祝寿,如果双方都认为对方不会让步,就更会坚持自己的“决定”,如果双方相信亲子间可以坦诚沟通、没有预设立场,则此时更能发挥脑力激荡,提出一些可行的办法,经过双方慎重的评估,最后决定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没有人会被牺牲。所以,办法可能是:孩子先写张卡片请父母带给外婆,再和同学去看电影,下次假日再优先回去看外婆;也可能是:孩子打电话向同学延期,先陪父母回外婆家,下次则由父母一并请同学去看电影……只要诚心,为彼此着想,相信结果双方都会满意。你愿意改变吗?请父母们试着自问:您能接纳自己吗?检讨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寻求能多增进成就感的途径,通常接纳自己也较能接纳孩子。孩子是“谁的”?您是否视孩子为独立个体,或是您的产品――孩子的表现要符合您的期待吗?您真的喜欢孩子吗?重视运动的父母,可能不太喜欢缺乏运动兴趣的儿子,醉心音乐的父母可能对缺乏音乐细胞的孩子感到失望,您呢?难道只有您的价值观是对的?越是认为自己的价值观及信念是不可动摇的,便越易倾向于孩子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及信念,如果父母的价值体系和信念越有弹信则较易于接受下一代的价值观。每一位为人父母者在与配偶、朋友、亲戚、同事的关系中,有时为了维系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必须改变自己;同理,与孩子的相处,父母是否也可以改变自己抱持的态度呢?巧巧健康采编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